首页

多奴伺候

时间:2024-04-30 02:41:51 作者:澳门各界人士: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将助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浏览量:96062

  中新网黑河10月15日电 题:豆浆、果子、茶鸡蛋,俄罗斯人组团到黑河吃早饭

  中新网记者 王琳

  在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中国边城黑河市,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开通后,乘船7分钟就可以渡过界江、往返两国。15日清晨,黑河早市人流熙攘、香飘四溢,刚出锅儿的豆浆、果子、茶鸡蛋等美食呼呼冒着热气。许多商户立起中俄双语招牌,迎接跨国来吃早饭的俄罗斯游客。

俄罗斯游客在黑河早市品尝刚出炉的包子 孙旭 摄

  2023年9月21日,经中俄双方友好协商,黑龙江省黑河市恢复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此前该业务因受全球疫情影响暂停。作为中国首批沿边对外开放城市,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并称“中俄双子城”,两地最近直线距离仅有几百米。

  中国东北的早市以物美价廉闻名,新鲜优质的蔬果、肉蛋、鱼鲜,价格实惠的鞋帽、百货、特产等应有尽有,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旅游打卡点,许多游客热衷逛早市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人间烟火。许多客人边走边吃,俄罗斯游客斯维塔说:“许多中国美食是我们那边没有的,吃完早饭购物、旅游,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黑河早市的包子吸引俄罗斯游客购买 孙旭 摄

  15日是周日,商户、食客早早出动,黑河早市在天没亮的时候就明火开张了。武玉双已经在这里卖了20年小笼包,养成了手脚麻利、做工精细的手艺,三两下就捏出一个皮薄馅儿大的包子。码齐、点火、上汽儿,食客早已排好队,忍着口水等待包子出锅。

  掐准时间、火候刚好,白白胖胖的小笼包上了桌。武玉双脸上笑出包子褶儿,他说:“俄罗斯人来得特别多,他们喜欢吃中国的小笼包,我家迎的都是回头客儿。”

外酥里糯的麻团在黑河早市出售 孙旭 摄

  深秋落叶黄,东北已寒霜,黑河当日气温-2℃至9℃,昼夜温差令早上格外寒冷。人们穿上大棉袄、二棉裤,早饭也偏爱汤汤水水、热热乎乎的。“俄罗斯人喜欢带肉馅儿的美食,吃着香还顶饱、耐寒。他们说包子就像汉堡、馅儿饼像比萨。”黑河早市商户柏建如说。

  俄罗斯游客谢尔盖和朋友们围坐在一桌,蛋堡、果子、豆浆、茶鸡蛋样样不落。他说:“以前我去过北京、上海、哈尔滨,这些都是很漂亮的城市。黑河早市的蛋堡很好吃,咬一口有鸡蛋、肉馅儿,很满足。”

俄罗斯游客逛黑河早市 孙旭 摄

  在馅饼摊位前,商户曲乃云边烙饼、边唠家常,她说:“我们打出俄语的招牌,其实很多俄罗斯游客会说中文,还带东北口音,我们经常聊自己家乡的趣事儿。通关以来生意更好了,今年来旅游的俄罗斯团队也多。”

黑河早市航拍画面 孙旭 摄

  随着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恢复开展,黑河口岸的出入境人员数量显著增长,带动了边境城市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国庆假期,黑河市共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184.9%。出入境游客14683人次,连续单日超过2000人次。(完)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一“网”无前,向着网络强国前进

8月14日,《做好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公布,旨在帮助受灾群众和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加大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力度。

江南春:存量博弈逆周期,品牌如何逆势增长

本次活动还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德嘉码头、道外区闯关东广场和江月雅集、松北区大剧院广场和“龙江第一村”设置了分会场。“龙江第一村”是哈尔滨有名的吃江鱼打卡地,在今天摆起开江鱼宴,免费请市民和游客品尝。

一季度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0%

林剑: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当年,美国曾把中国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价廉产品称为“产能过剩”,现在又给中国向世界出口新能源产品贴上“产能过剩”标签。按照这个逻辑,美国芯片特别是高端芯片有80%用于出口,猪肉和农产品也大量出口,这种情况是否也可称为“产能过剩”?事实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占生产的比例远低于德国、日本和韩国等国,谈不上“过剩”向海外倾销。美方抛出的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看似是经济概念,背后包藏的是遏制打压中国产业发展的祸心,旨在为本国谋求更有利竞争地位和市场优势,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

青海最西端城市茫崖:“孤独”不缺“存在” 遥远充满希望

娄底素有“钢城”之称。近年来,该市大力建设“材料谷”,立足“钢”基础做足“钢”文章,走出了一条由普钢向高强钢、硅钢、汽车用钢的产业转型之路,并在此基础上,突出硅钢主攻方向,打造电机、变压器和家用电器的硅钢产业链。2023年,娄底硅钢产量达130万吨,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4。涟钢等龙头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已能稳定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磁畴细化高磁感取向硅钢,为发展电机、变压器、小家电等“三电”产业,推动钢铁产业向中高端升级奠定了基础。

泽连斯基:乌克兰军队在前线面临“极其困难”处境

“我在义诊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高海拔地区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百姓生小病大多能在当地治疗,大病能在地区医院治疗,就医时大部分病种可以刷医保卡,即使住院,花费也不多。”扎西顿珠介绍说,“对农牧区群众来说,‘看不起病、看不好病’已经成为历史。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以强大的基层医疗团队和配套的硬件医疗设施为基础,让农牧民少花钱就能治好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